平罗县“四项措施”扎实推进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落实
平罗县始终把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摆在突出位置,创新“物质+服务+心理”三维帮扶体系,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聚焦“责任实、机制活”,以协同联动织密保障网络。强化组织领导,第一时间安排部署,建立“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工作部牵头、部门协调”的工作机制。高位统筹强领导。成立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,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、财政局局长为召集人,相关部门、乡镇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联席会议机制,及时研究解决问题。机制创新提质效。制定县领导包抓乡镇、县直部门包抓村(社区)的联系包抓机制,同步建立“1名县处级领导+1个部门+1个社会组织+1个专业社工+1个志愿者”五方联动模式,通过“暖心卡”亮明责任人与联系方式。协同部门落实政策。协同民政、妇联、残联等12个部门先后召开4次联席会议和部门会商会议,对标八类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,梳理各领域政策落实情况,加大已有政策倾斜力度,积极挖掘政策优化空间,提出具体关爱帮扶措施。
紧扣“底数清、情况明”,以全面走访夯实帮扶根基。坚持“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”,建立“网格摸排+部门联动+数据比对”机制。建立主动发现队伍。建立以乡(镇)干部、驻村工作队、村(社区)干部、社区工作者、网格员等为成员的主动发现队伍173支,打通民政、残联、妇联等部门数据壁垒,汇总信息交叉比对,确保底数摸得清、情况识得准、帮扶跟得上。突出精准识别。对全县一户多残低保家庭、低保老人照护重度残疾人家庭等8类重点家庭逐户走访,建立“一户一档”动态台账,精准识别特殊困难家庭55户,建立县级特殊困难群众信息库,分批次将最急迫特殊困难群众纳入帮扶工程中。需求精准画像。针对冒某、李某等“一户多残低保家庭”“有重度残疾人和重大疾病患者的低保家庭”,分类标注医疗、康复、就业等核心需求,形成“红黄蓝”三色管理清单,为靶向施策提供依据。
强化“社会融、资源聚”,以多元参与延伸服务触角。激活社会组织、慈善力量等“第三方”作用,形成关爱帮扶强大合力。慈善资源精准链接。联合红十字会、志愿者协会筹集“特殊困难群体专项资金”10607元,为3户困难家庭提供家庭生活改善等定向援助。志愿服务深度嵌入。发动心理咨询师、村(社区)两委组建“暖心帮扶团”,开展“阳光心态计划”,为孤独症患者、独居困难群众等群体提供心理疏导20余人次。社会组织结对帮扶。引导各部门、社会组织与困难家庭签订“爱心帮扶协议”,构建“需求清单+资源清单+服务清单”精准对接模式,截至目前已先后为特殊困难家庭送去价值4余万元的保暖衣物、衣柜、洗衣机等物品,提供理发、卫生清洁等微服务26次。
紧盯“动态管、长效稳”,以闭环机制巩固帮扶成效。坚持“帮扶不走过场,成效经得起检验”,创新构建“动态管理+跟踪问效+评估退出”全流程闭环机制。推行“三级台账”动态管。6户Ⅰ级放心户(持续稳定)每季度常规回访,重点维护既有帮扶;3户Ⅱ级关注户(存在风险),每月跟踪研判;Ⅲ级红色攻坚户,及时启动紧急响应。做实“三查三看”回访制。查政策落实,看救助资金是否按时到账、医疗报销是否到位;查生活变化,看米面油是否充足、常用药物是否短缺;查环境改善,看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善,家庭卫生状况是否达标,开展联合走访30余次。科学评估稳退出。对收入持续稳定、困难妥善解决的家庭,通过“特殊困难群众自评+邻里印证+乡镇审核”三重确认后有序退出帮扶范围,同步建立“跟踪观察期”提供3个月的过渡保障。(中共平罗县委社会工作部)